汽车芯片依赖进口
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,但有个问题——汽车特别需要芯片。可偏偏咱们自己能生产的汽车芯片只占15%左右。也就是说,每年我们得从国外大量进口汽车芯片。
尤其是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火,这个缺口就更明显了。因为相比传统的燃油车,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要多得多,所以对进口的依赖也更严重。

车规芯片出口增长
有机构统计过,光是2024年,咱们进口的汽车芯片就超过了200亿颗。所以可以说,中国一直是汽车芯片的进口大国,平时用的车规级芯片大部分都得靠国外供应。
不过最近有个新消息,从2025年开始,市场好像有点不一样了——咱们自己生产的车规级芯片,开始慢慢卖到国外去了,有点“反向输出”的意思。

国际芯片巨头布局中国
为什么会这样呢?其实原因很简单,就是一些国际上知名的车规级芯片大公司,现在都跑到中国来建厂、造芯片了,然后把这些在中国生产的芯片再卖到国外去。
虽然这跟大家平时想象的“中国车企把芯片卖到国外”有点不一样,但这也算是个好消息了,说明咱们国内的制造能力越来越强了。
事实上,从2024年底开始,就已经有不少国际汽车芯片巨头开始布局中国市场了。比如恩智浦、英飞凌、意法半导体这些大公司,纷纷来到中国建厂,开始在这里生产芯片了。

芯片产业优势与市场机遇
为什么会这样呢?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在芯片制造方面的产能大幅提升,技术也跟着上来了,再加上成本有优势。如果这些企业去中国以外的地方造芯片,成本就会高不少。
再说一个更重要的原因,就是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得特别快,尤其是新能源汽车,对芯片的需求量非常大。所以很多汽车公司都想到中国市场来建厂或者合作造芯片,这样能更贴近市场,反应更快,也能把中国市场的变化第一时间传递到全球。这可是他们不能错过的机遇啊。

中国汽车芯片崛起
所以现在这些国际大厂跑到中国来造芯片,然后在中国生产的芯片又反过头卖到全世界,这样一来,全球市场就得跟着中国市场的变化走。毕竟中国的新能源汽车,现在可是全球领先的。
一旦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,我觉得咱们自己国家的汽车芯片也肯定会慢慢崛起。毕竟国内企业近距离接触了这些芯片之后,不管是设计还是制造,都会积累越来越多的经验。
所以有机构预测,接下来几年,中国汽车芯片的自给率会持续提高,到了2030年,有很大可能超过60%。而到了2026年,可能有些国内车企的汽车芯片就已经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了。